如何打造多重身份并在两个月内进账六位数?

打造多重身份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优点不断被放大的过程。

斜杠青年听起来总是光鲜亮丽,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光做一份工作就疲惫不堪,混混噩噩转眼就到了30岁,还只是个出售着低廉的劳动力小职员,却又不甘认输地总希望能有机会提高自身的才力跟财力。

85后的洛林今年31岁了,但她认为这还远没到该做减法的年龄。拥有8年互联网SEM从业经验的洛林现在是名互联网运营总监,此外她也是在行全国第二行家、时间管理特训营创办人、深圳趁早读书会核心管理成员、多个平台的专栏作家及自媒体人。多种身份每月也给洛林带来了10万+的收入,比如上个月回答快1000个问题就有进账1万多元。

洛林的工作外收入来源。图片来源:赤兔

近日,洛林也在赤兔上语音分享了自己从单调职场人变为有多重身份的斜杠人才的故事和经验,下文中我们整理了其中的干货以供参考:

多重身份首先需要多重尝试,但你一定要在多重尝试之前相对成功地做成过一件事。当你有成就事件之后会有很强归纳能力,可以再通过归纳能力把成功经验运用到其他事情上。如果你手上已经在做多件事情,可以从多件事情中挑出一件相对容易、完成进程相对比较高的来当作成就事件。

重要的是先做好一件事,然后让这件事给自己带来力量,再去做下一件,通过正向循环来慢慢获得较大收获。我个人就是在29岁的时候给自己定下了比较多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去实现的。我在工作前5年很努力,所以在工作上有一定成就,知道怎么在工作上把一件事情做好。接着成为了开始写作的妈妈,现在已有近10家出版商来找我出书,同时我还是多个专栏的作家。

每次在别人看来我的身份已多得时间难以管理了,但我还是会想办法去抽出20%时间尝试新鲜事物。如何做到平衡呢?我是按1+N这个公式生活的,大部分情况下我的生活重心是个1。而N是短期来看并没有收益,但坚持做下去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效果的事件,比如读书、锻炼、做分享。每个阶段我都会挑出一个1,可能坚持一两个月,直到我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再把这个1换掉。比如最近刚换了互联网运营总监的工作,我就会把重心放在这个工作岗位上。

很多人都会困惑,一开始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多重身份?其实打造多重身份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己身上的优点不断被放大的过程。如果你的优点很明显,那你会发现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积极反馈。

在寻找多重身份上我会遵循三个方向:

1. 依托现有工作,强化职业形象。

我第一个多重身份就是依托现有形象找出来的。我做SEM搜索引擎营销大概已有七八年时间,当在行要寻找各领域专业人才时,去年我申请成了SEM搜索引擎专家,后来已是在行全国第二的行家了。

2. 寻找与现有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

可以跟兴趣进行结合,比如看看自己是否特别喜欢很漂亮的东西,会画思维导图,会做手帐,或是特别喜欢唱歌,通过这些去吸引更多人对你的关注。比如我会通过看书学到一些演讲技巧,然后更多把“会演讲”变成自己身上的一个标签,而这就是跟现有工作完全不同的身份。

3. 弱化现有角色比重。

很多人在探索自己身份时会表示工作太忙难以做到。鱼与熊掌总是不可兼得,如果你真有兴趣,可以暂时弱化工作比重,减轻之后花更多精力去探索。

打造多重身份其实并不难,除了寻找可能的方向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学会运用一些不错的小技巧或方法。我在去年写下了自己微梦想清单,比如希望自己跑步能超过15公里,希望自己可以尝试一天写1万字,然后分享出去获得更多人的督促与支持。然后可以每天抽出1个小时,或是每个月抽出21天时间针对某一个主题来进行打卡。此外,闭环式学习也很重要,即快速学习、快速吸收、快速分享出去。比如我看完一本书,会从书中吸收观点和技巧,甚至第二天就可以把前一天学到的马上用起来。

有时候,你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自己做着做着就不喜欢了,这时可以考虑更换,但前提是有更好的替代项目,如果没有就还是要继续坚持,直到找到一个更好的;或者说你可以暂时放一放,过段时间心态又有变化后,可以重新再拿出来,所以它是梦想清单的回炉、修整放弃

现在我成为了在行行家,成为了专栏作家。但在探索不同身份的过程中真的特别苦,会遇到各种不同挫折,因此要学会跟自己和解。我在一开始写育儿文章的时候就被别人骂是后妈,当时心情特别不好,但现在就不会了,因为我觉得那是前行路上对我的一些考验。另外,特别累的时候不要强迫自己,要保证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是身心愉悦的,比如明明看书后已经很累就去睡觉。